“教书育人”析[1]
中国文字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简练而寓意深刻。“教书育人”这四个字就概括了教育活动的本质。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它的本质就是使一个作为生物个体的自然人变为一个作为社会成员的社会人。也就是说,教育要使一个人获得赖以生存的生产劳动的经验和社会生活的经验,包括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行为习惯,从而使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所以,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当人类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知识还十分贫乏的时候,知识教学和思想教育是分不开的。学校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思想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主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各门学科的建立,学校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就有了不同的任务和内容,教书和育人似乎就变成了两回事,但是实际上仍是分不开的。首先,不论是知识教学还是思想教育,都是为了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其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总是会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传授给学生。这不仅因为教学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而且还因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总是要把自己的思想观点、行为品德暴露给学生,学生又总是把教师作为自己的楷模来模仿和学习。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随着教学过程深刻地影响着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有时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有时则是无意识的,无目的的。但不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过它们的区别在于:有意识有目的的影响总是积极的,总是教师所希望学生接受的影响,产生的效果总是正效果(当然,也可能因为教师的错误观点或者方法的不当而产生消极的效果);而无意识无目的的影响则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也就是说它的效果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