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派历史教学透析

三、回天:在通史与文明史之间

字体:16+-

2007年9月,新版教科书的高中部分停止使用。由华东师范大学余伟民教授主编的通史体例教材进入了上海高中历史教师的视野。这一版教科书共分六册,除高三部分外,其余都是按时间线索与先外后中的顺序编写,恢复了通史体例。对这一版教材,有人评价道:

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在传统教学内容的框架上寻求突破,突出历史证据意识和逻辑意识的培养,尤以中国古代史部分的编撰最为典型。开首第一单元三课课文蕴含“从考古材料和神话中认识远古和传说时代”“从考古材料和后世文献中认识夏朝”“从考古材料、后世和当世文献中认识商朝”的史学思想方法,是这次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教材编撰领域的重大突破。[1]

1985年以来教材的三次变化,教师的史学视野与几代学生的“常识”都发生了变化。随着沈起炜主编教材的使用,通过中外历史联系比较,在世界视野下认识中国逐渐成为一种常识,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变化的观念逐渐取代了过去的阶级斗争观念;随着苏智良主编教材的使用,“文明”成为一种常识,衣食住行皆可入史,本来藏于高阁仅供少数学者参考的年鉴学派史著成了不少中学历史教师的案头必备用书;随着余伟民主编教科书的使用,“两重证据法”成为常识,普通的高中学生也因此知道了传说、文献、实物各自的证据边界。

近几年,面向公众的史学已经进入大众的视野,成为诸多历史学者热衷的话题,复旦大学甚至为此成立了“公共史学中心”。而在所有面向公众的史学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依然是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正是这一版又一版不断变化的历史教科书与一位又一位不断探索的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塑造着未来公民的“常识”。在过去的十年里,因教科书的变化,使历史课堂所获得的“常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而未来的新版教科书又会带来哪些新的变化,确实令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