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派历史教学透析

第三章 曾经沧海:上海历史考试漫谈

字体:16+-

一、海源:海派考试缘起谈

1984年,朱志明等上海教育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的五位教师,根据当年上海高考的阅卷情况撰写了《1984年全国高考上海市历史试卷情况调查报告》[1]。当时撰写这份报告时,上海高考独立命题考试一事还没有纳入全国教育改革的议事日程。但是,如果将它与后来上海于1985年开始独立命制高考试题联系起来看,可以说这篇报告在无意中拉开了命题领域走向“海派”风格的序幕,而“海派”的命题即将给上海的历史教学营造更灵活的改革空间,上海基础教育界的历史课堂也将在此之后发生更多的变化。

在这份报告中,撰写者除了对在阅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外,也对当时的全国卷试题的命制提出了批评。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三点。

1.年代考查太多。必需的记忆在历史学习中固然不可缺少,但是繁琐的记忆只会引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反感。

2.部分考查内容过偏。如1984年历史试卷中的填空题,要求学生填写帮助彝族农民领袖李文学起义的太平军战士王泰阶的名字以及16世纪奴隶贩子活动的地点塞内加尔河口。

3.一些题型的具体表现过死。虽然有题型长期固定的原因,也有将相对灵活的识图题答案限死在课本上的几句话里的现象。

报告中又提出了几项具体的建议:

1.识图题可以命制得更加灵活。比如,让学生根据画面写一段文字,或者就图中所提供的历史地点,写出若干个历史事件。

2.以检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为目标的试题,可以给学生一段材料,由学生临场概括,以免除知识点的记忆背诵之苦。

3.问答题的答案应该从照搬课本条文的状况中走出来,增加一定的灵活性,以避免问答题变成比填充题更加艰苦的死记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