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派历史教学透析

历史编

字体:16+-

第一章 海纳百川:上海历史教学研究回顾

1931年的秋天,一位叫沈起炜[1]的青年考入了驰名中国的东吴大学。他奉父亲之命,要在大学里学习四年的法律,希望能成为律师或者是政府的公务人员。

然而,这时候的中国已是处于快要到“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境况了。沈起炜实在不愿把大好的青春用在对个人前途的经营上,他更渴望找到一种学问,一种可以对自己解释中国为什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未来的中国又要走向哪里去的学问。1932年的某一天,沈起炜偶然在图书馆里读到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说社会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这篇文章让他激动不已,当即决定不顾父亲的反对,转入社会学系。

但当时的社会学刚传入中国不久,尚缺少与中国社会结合的实证研究,而欧美舶来的理论则显得有些空疏,所以沈起炜对于在社会学系的学习也不甚满意。一直到大学四年级,即到了1934年的下半年,沈起炜读到了周予同的一篇文章,说历史学可以使人明了中国社会何以如此。这篇文章非常合沈起炜的胃口,于是他决定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开始学习历史学。

在1935—1938年这三年里,沈起炜是一个没有工作的“社会青年”。文科生向来找工作难,即便是名校毕业生也难免一度失业的命运。他帮人算过账、打过杂,也在学校里帮人代过课。直到1939年,经一个在上海教书的同学介绍,他进入大同大学附属中学(今上海大同中学)教历史课,这才算是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从此,他开始和上海历史教育结下因缘。

1949年,沈起炜成为第一个从事上海基础教育历史教师培训的讲师[2]。20世纪90年代,他又主持了“一期课改”[3]教材的编写。可以说,沈起炜先生伴随“海派”历史教学一路走来,是引路人,也是见证者。他的故事,是30年代中国的一个普通青年的平常故事,也是从彼时走来的上海历史教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