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教育论

二、专业与专业化

字体:16+-

(一)专业

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是现代社会科学、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分工的历史产物。1893年,著名的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Durkheim,1858—1917)撰写了他的博士论文《社会分工论》,专门研究社会分工和职业问题。从此,社会学家们开始研究专业的形成和特性,研究专业(专门职业)与职业(一般职业)的评判标准[1]。

西方社会按照专业的标准及专业化程度的高低,通常把社会诸行业(occupations)分为三类:一是专业性行业(professional occupations),如医师、律师、工程师、牧师、教授和科学家等所从事的行业;二是半专业性(semiprofessional occupations)或准专业性行业(quasi-professional occupations),如护士、配药、图书管理等;三是非专业性行业(non-professional occupations),如蓝领工人等。英语中仅把专业性行业从事的工作称为“professions”,即专业,而农工商界的工作则称为“trades”或“vocations”,即职业。

有学者认为,在汉语里,习惯上把各行各业都称作“职业”,而所谓“专业”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大学系所或研究机构中学科的分类。但汉语中“专业”一词也可以用在社会职能的分工上,其含义与“职业”有所不同:“职业”多指“谋生手段”,相当于英语中的“vocations”或“trades”;“专业”相当于英语中的“professions”,指称那些对专门知识高度依赖,要求从业人员长期而广泛的学术准备的工作[2]。

《现代汉语词典》认为,专业一是指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二是指产业部门中根据产品生产的不同过程而分成的各业务部门。职业则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3]

事实上,关于“专业”概念,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统一的界定。作为较早研究专业的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认为:“所谓专业是指一群人在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专业是一种需要特殊智力来培养和完成的职业,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服务。”[4]而日本学者石村善助则认为,所谓“专业”,是“通过特殊教育或训练掌握了业经证实的认识(科学或高深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的特殊技能,从而按照来自非特定的大多数公民自发表达出来的每个委托者的具体要求,从事具体的服务工作,借以为全体社会利益效力的职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