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教育由古代向近代转变。起初,清政府顽固地传授封建道德,同西学思想进行着势不两立的斗争,致使教师修养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显现出其腐朽、落后的一面。但随着封建经济和封建政治的松动,摇摇欲坠的清政府为了维护其腐朽的统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开始了对原有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变革,并逐步废除了传统的科举制度,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与此同时,一些开明的官吏和教育家主张教育兴国,兴办学校,提倡新学,对教育和教师有了新的理解和要求,教师修养融入了“自由”“民主”“博爱”等一些西方的思想与内容。“五四”运动之后,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早期无产阶级教育家将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和振兴中华等无产阶级思想纳入到教师修养要求中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教师修养的内涵。
一、近代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
清末学习西方和近代新式学校的兴办,必然导致对教师专业性的要求,举办师范教育的任务也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896年,梁启超撰写《论师范》一文,提出师范学校是群学之基,深感师范教育是群学的基础,并发出迅速发展师范教育的呼声:“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1]首次提出要在中国设立师范学校,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
1897年4月8日,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正式开学上课,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的诞生,其意义非同寻常。教育家张謇(1853—1926)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所创建的江苏省通州师范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中等师范学校。1902年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正式开学,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从此师范教育成为培养新教师的专门途径和方式,导致教师任职资格的明确化和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