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学名家谈语文

绿色诗歌鉴赏[1]

字体:16+-

赵谦翔

近年来,高中语文教师几乎没有不重视古典诗歌“鉴赏”的,其积极性大多来自高考试题不菲的分值。动机的功利性,促使一些教师把对古诗鉴赏教学的功夫下在模仿高考题型编选大量试题上,企图寻捷径、找窍门。主要表现是把学生捺入题海。训练选择题,只注重给出现成答案,不注重展示解答过程,更不注重揭示审美的规律;训练简答题,过分强调答案的统一性,使极富情感与个性的诗歌鉴赏蜕变成枯燥无味的寻求标准答案。这种训练往往导致学生在鉴赏中的“高空作业”。结果,学生只会大而化之地为作品贴上一些现成的标签,却不懂得体会意境、揣摩语言、品味情感。这就从根本上偏离了古诗歌教学的本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在教改实践中,我尝试了一种“养”的教学方法。“养”在汉语中的本义是“生育”。既然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显然急功不成,欲速不达。“养”的引申义是“教育”,朱熹注曰:“养,谓涵育熏陶,俟其自化也。”韩愈在论及从内在修养入手培养写作能力时的精当比喻,用在鉴赏上也十分恰当:“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烨。”所以审美之果,非养不丰。我把这种着眼于审美素质培养、着力于诗意人生催化的鉴赏,称为“绿色鉴赏”。具体做法是:

一、口诵“心惟”,引导学生“投入”

以口诵“投入”,就是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诗歌的音趣,即音乐美、声调美、押韵美、节奏美。“投入”不是“塞入”,务必让学生敞开心、放开声、读出味;教师不可越俎代庖,也不能采取“填鸭式”“满堂灌”。以“心惟”投入,就是让学生感知诗歌的意趣。“心惟”即韩愈所说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忘却自己,诗我合一,尽享诗意的甘醇。意趣包括情趣和理趣。绿色鉴赏特别强调发挥学生“强烈的自主意识”,在对作品“含英咀华”的基础上,进行“多元的开放性”解读,力求有“新的发现”,做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