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宗礼
我国现代语文教育从20世纪初算起已逾百年,它始终在曲折中前进。然而,有许多问题如语文的性质、功能、地位,语文教学的效率,语文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等问题,尽管讨论得沸沸扬扬,似乎还是若明若暗,甚至处于混沌初开阶段。为了解开语文教育之“谜”,揭示语文教育之“链”,求证语文教育之“真”,还需要诸多有识之士不懈实践,不断探索,不辍研究。
我在语文教育改革的园圃里,耕耘了近50个春秋,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到教学内容的改革,从教材编写到课题研究,从局部的改革到整体的改革,从零散的经验总结到系统的理论概括,走过了一段漫长而艰难的历程。数十年孜孜以求,目标是要探求语文教育的规律,改变语文教学费时多、收效微的低效状况,为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全面语文素养的人才,寻找一条“捷径”。我在实践中深切地感到: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树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观念,以系统思想为指导,从整体上改革语文教学。
一、语言也是文化
钟启泉教授说:“语言同人类的客体认识和关系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密切相关”,“语言同人类认识的一切作用密不可分。”[2]钟教授精辟地概括了语言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人们从事工作和学习,进行人际交流,储存、传递信息以及参与一切社会活动无不需要借助语言,语言无疑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
语言承载文化,传播文化,弘扬文化,语言可以表达人文文化、历史文化、科技文化等一切文化,因此它又是传承人类文化的工具。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即使是在识字教学中的辨字形、字义、字音,亦为传承先民的造字文化;有了造字文化,人类文明才有了升华。可以说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因此,以大文化观而言,语言是诸多文化中的一枝独秀;以语文观而言,其本身则蕴含深厚的文化,是创造艺术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