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学名家谈语文

追寻童年的语文课堂[1]

字体:16+-

——诗化语文的诗与思谈片

周益民

教师的意义在课堂,如果离开了孩子,那么,一切所谓的“诗”与“思”便都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为了师生课堂生活的诗性存在,就须有教师课前的智慧积淀与倾情投入。

语文教师面对文本的姿态、解读文本的视角、切入教学的端口,固然受其文化涵养、思维品质等方面的制约,但同时也是其课堂观的物化。可以说,课堂观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作用着教者的准备风格。

那么,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是怎样的呢?

言语的发展(母语的习得)状况几乎决定着儿童的童年生态,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应该就是基于儿童同时为了儿童的课堂。我们都在追寻理想课堂,角度理解不一,外化表现多元,但很多情形下忽略了课堂的主体——儿童。瑞典“智慧女神”爱伦·凯曾经乐观地预言: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然而,即便仅就语文学习而言,迄今为止并且还将在不短的时间内,我们很难宣称已经让儿童享受到了真正的童年课堂生活。美国诗人惠特曼在他的《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中写道:“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作为孩子的母语导师,在个体最为美好的阶段,我们该播下怎样的种子?“童年”作为一种意义的负载者,其意义不仅在于生物学而更指向文化层面。我们需要尊重童年的权利,张扬童年的价值,逐渐消解遮蔽童年的课堂现实。我们语文教师需要一双孩子的眼睛,需要一颗孩子的童心,应该是一名“长大的儿童”。

我常常怀揣着这样的理想,漫步在走向课堂的准备之路上。

[1] 周益民:《追寻童年的语文课堂——诗化语文的诗与思谈片》,载《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6(09):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