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本的良好解读仅是走完了准备工作的第一步,教师所有的深度解读与美好设想还都应该转化在对课堂的设计蓝图中。
在这种“转化”、设计时,我一般着眼并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让课堂流动“孩子气”
成尚荣先生说,教室中的儿童要与文本中的儿童联结,老师的精神状态也要和孩子一样,三个儿童走在一起进行沟通,那是诗意的欢聚。
游戏,几乎就是童年的象征。评论家班马先生说,游戏精神其实也就是“玩”的精神。语文学习首先要给孩子乐趣,要让孩子在语文中找寻到欢欣的元素。语文课堂自然应该有泪光闪耀,但也应有笑声飘飞。记得教学主题单元《大海啊,故乡》时,我设计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你们觉得大海是小伙子还是大姑娘?是老奶奶还是老爷爷?是大胖小子还是丫头片子?课堂现场孩子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扣住文本侃侃而谈,气氛活跃宽松。再如教学古诗《小儿垂钓》时,我组织学生就一个词义的不同理解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辩论赛,教师煞有介事的话题渲染、学生唇枪舌剑的据理力争,让孩子们欲罢不能。
儿童是情感的王子,想象是儿童生命和儿童文化的魂魄。让课堂流动孩子气,就要注重为孩子的情感释放、想象放飞创造空间。我经常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对文本形象产生角色认同与移情体验。孩子们物我同一,在自然的状态中、在想象的推动下,创造出活泼的语言。
——让课堂飘散“文学味”
教师在解读《咏柳》时获得了意蕴生成,在解读《白鹭》时获得了诗意享受,同样重要的,我们还要思索如何也让这种美好的情愫如水一般浸润孩子的心田。教师要努力让课堂飘散起文学的味道。在这儿,文学并非少数人掌握的一种技艺,而是人类的生存状态。你可以不是诗人,但不能没有诗意。海德格尔认为,文学在大地和天空之间创造了崭新的诗意的世界,创造了诗意生存的生命。文学就好像一盏灯,照耀着人们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