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学名家谈语文

心理学家观察力失效的启示

字体:16+-

42名观察能力很强的心理学家,正在德国的哥廷根开会。突然两个人破门而入,一个黑人持枪追赶着一个白人。随后,两人厮打起来,只听一声枪响,一声惨叫,两个人又追逐而去。高速摄影机记录下了短短20秒惊心动魄的瞬间。

随后会议主席宣布:“先生们不必惊慌,这是一次测验,现在请大家把看到的情况写下来。”测验结果,没有人全写对,只有1人错误在10%以内,13人错误在50%以上,有的甚至一派胡言。

观察能力很强的心理学家,其答案为什么与摄像机记录相差甚远?心理学分析,那是因为事先没有宣布“观察目的”;事件太“突然、短暂”,人们无法在持续注意中感知。

那么,实验对作文教学有什么启示呢?

第一,真正的写作来自生活,生活从来不会提示你下一秒是什么,也不会事先宣布“观察目的”。在没有“观察目的”的情况下,观察力很强的心理学家尚且出现那么多差错,何况小学生呢?

第二,生活中绝大多数事件,都是突然、短暂的,不可能预留充足的时间,等你观察好了再消失。也就是说,若想在“持续注意中感知”,几乎不可能。

第三,心理学家的答案没有全对的,正好说明写作的丰富多样。写作,要的正是“错”得“不同”。如果所有人写得都跟摄像机记录一样,那便不成其为写作了。写作的目的是表达各自内在的“不同”。

第四,托尔斯泰说:“要描写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描写他给我的印象。”想要用“观察”来描写一个现象、事件,不可能,你只能描写现象、事件给你的印象。所谓印象,是事物在人心灵中的不同投射。“来了一个驼背的小老太婆,嘴大得咧到耳根,下巴哆嗦着,像鱼似的张着嘴,尖尖的鼻子,好像越过上唇朝嘴里探望似的。”没有人的鼻子尖到这个程度,也没有人的嘴大到这个程度,那么,是高尔基的描写出了问题?不是,他只是忠实于自己的印象和感受——我以为,内在的印象和感受,即是“心灵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