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学名家谈语文

语文就是语文[1]

字体:16+-

黄厚江

福建省特级教师陈日亮先生提出的“我即语文”的观点得到北大钱理群教授的充分肯定。于是,有人问我:你能用简单的一句话表达对语文的理解吗?我觉得有点为难。但如果一定要这样说,我的回答是:语文就是语文。

看起来,这样的回答近乎没有回答。其实这的确是最简括地表达了我对语文的理解。

语文就是语文,而不能是其他任何东西。语文和生活密切关联,但语文不等于生活,生活也不等于语文。大家都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但这并不能说生活就是语文,也不能说语文就是生活,否则,泛语文就失去了语文。我们眼里看到的应该是生活中的语文或语文中的生活。现在有些课堂,教学的空间的确得到了拓展,教学的资源的确得到了极大丰富,语文和生活的联系的确非常紧密,但让我们看到的只是“生活”而不是语文。因此我说:语文课中什么都可以有,但又只能是语文。

至今,语文学科还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课程定性。语文是什么,仍未有定论。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一直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我们不想也没有能力回答这些问题。但我们以为有两点是可以明确的:一是语文的人文性,不是文学的人文性,不是历史的人文性,不是艺术的人文性,也不是人文科学的人文性,只能是语文的人文性,必须和语文有着不可剥离的联系。脱离了语文谈人文性,把一切人文的东西都拉过来堆在语文的头上,必然会失去语文的自我。二是语文的人文性只能在语文课程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体现,脱离或丧失了语文的课程价值,所谓的人文性便和语文无关。

语文就是语文,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为核心。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是像语文课。语文课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以此为标准去衡量课堂,或许很多优秀课会另有评论;很多老师的语文教学恐怕已不在语文课堂之列。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语言”不是学理上的概念,有人会纠正说应该是“言语”。这个问题,这里也不讨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语文课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语言进行,因为这才是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