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曾读到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写的《学者的人间情怀》,他提出,“选择‘述学’的知识者,如何既保持其人间情怀,又发挥其专业特长”,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也就是说,“首先是为学术而学术,其次是人间情怀——前者是学者风范,后者是学人(从事学术研究的公民)本色”。陈平原教授的这一观点强调的是学者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应关注社会现实,具有文化批判意识,“应学会在社会生活中作为普通人凭良知和道德‘表态’”。同时,他又谈道:
“应该提倡这么一种观念:允许并尊重那些转向象牙塔的纯粹书生的选择,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保持一种人间情怀。”
从那以后,我在心仪于“为学术而学术”的问学之路的同时,一直不能释怀那种富于“人间情怀”的问学之境。无奈自愧聪慧弗如,不敢以“学者”的招牌自居,但自以为或许还够得上一个真诚的“爱学者”,或曰“爱学之人”。我所梦想的境界就是能在四壁书橱之中做一个纯粹一些的问学之人,与此同时,又能时刻把心灵的触角伸向人间社会的冷暖,不忘记自己作为普通个体的良知与社会一员的责任。我所“爱”之“学”更多地跟教育有关,故曰一位“爱教育者”的人间情怀。
作为一位“爱教育者”的“人间情怀”,这其中蕴涵着我对周遭的世界的切身体验,体验爱与幸福,体验苦难与人间冷暖,在关注社会与时代的进步与繁荣的同时也关注普通个体的凡常的存在,关注时光流转中那些暗淡依然的目光。正如我相信爱的永恒一样,我相信人类苦难的永驻。这让我把目光从身边的浮华投向远处,投向人世间那些暗淡的角落,那些暗淡的人事,这使我对教育的思考更过一份冷静和朴素。在经历了一段教育思考中的浪漫怀想之后,我开始学会把目光更多地转向历史与现实社会的深层质地,能更多地思及芸芸众生在人世间的诸种命运,从而尽可能避免那种标准答案似的教育言说,保持对教育问题之复杂性思考的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