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管理学(第三版)

第一版前言

字体:16+-

教育管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门课程才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学术界对于这门学科中的某些概念及学科体系的看法并不统一。其中有些问题已经构成这门学科的“误区”,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一、“标准”环境下的管理

教育管理学中讲的是一种“标准”环境下的管理,而这种“标准”环境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标准”环境下的教育组织,是一种非现实的封闭系统,它极力排除外界环境中各种非教育因素的影响,把复杂的社会环境系统和教育系统都简化为若干个基本要素和相互间的关系。如果仅仅从理论分析上看,还是有道理的,也可以说是正确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按照这种理论指导工作,几乎是行不通的。

二、对象的模糊性

书是写给人看的,所以写一本书首先要明确读者是谁。现在有些教材的简介泛泛地讲,本书可供各级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领导干部、师范院校师生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阅读。对这种简介要做具体分析。事实上,一本教材很难适应不同类型人的需要。教育行政人员和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分析和研究教育管理现象时有共同之点,也有不同之点。正如当代著名教育家、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托尔斯顿·胡森(Torsten Husén)所分析的那样:

作为行政人员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不一定被学者承认是有学术价值的课题,而学者们拿出来的科学成果,也不一定被行政部门所采纳,因为他们之间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

行政人员要求解决议事日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哪些问题才算是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行政人员和学者的看法往往是不一致的。行政人员习惯于以一种政治家的眼光看问题,重视社会效果,而学者往往对行政人员的选择难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