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哲学

第四节 儿童可教的人性假设与教育

字体:16+-

学习目标

分析教育现象背后的人性假设,掌握儿童可教的前提依据,利用哲学理论评价教师展开教学的人性假设的优劣。

一、儿童可教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立场

(一)儿童可教的人性假设

儿童是否可教,这是个哲学问题。一般来说,在学习问题上,大多数哲学家都认为儿童是可教的,只不过在具体的人性假设上他们的观点存在不同。

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认为,儿童可教的前提假设是人有可塑性。赫尔巴特是主知主义者,持有的是知识人(观念人)的假设。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开篇就明确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即学生的可塑性。“教育学却也不能假定可塑性是无止境的,心理学则可防止这种谬误的发生。儿童的不定型是受其个性所限制的;此外,通过教育使儿童定型,这是受环境条件和时间制约的。成人的定型过程在其内部延续着,而教育者对此是无能为力的。”现代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认为,儿童在操作中学会知识,是个实验主义者,持有的是经验人的假设。杜威说:“如果人性是不变的,那么,就根本不要教育了,一切教育的努力都注定要失败了,因为教育的意义本身就在于改变人性已形成的那些质朴的人性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44]“若把这个问题看成实际的而非理论的问题,那么,我想,正确的答案是:人性的确改变。”[45]教育人类学家也认为:“通过教育来增加个体的力量被认为是人类生活的目标。这些力量包含器官和非器官的差异,并且显示了所有的生物属性。这些力量在每个个体间的表现是不相同的,教育需要他们,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可教育性。”[46]人性不仅可教,如果没有教育,人性也不完善。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47]。“没有了符号表示,人的生活将像柏拉图有名的比喻中那些地洞中的囚人的生活一样。人的生活将限制在他的生物需要和实际利益的范围以内,他将永远找不到那个从宗教、艺术、哲学、科学各个不同方面为他开启的通达‘理想世界’的进口”[48]。因此,只有通过教育人性才能完满,人类才能脱离野蛮的蒙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