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哲学

第二节 教育哲学史中关于教育的经典阐释

字体:16+-

学习目标

领悟经典的教育阐释,建立起对教育的个体化认识。

如前所述,哲学对某一主题的探讨是与日俱新的,在不同时代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解答。这就意味着,对一个问题的追问,不是如历史研究一样只需要弄清楚一个时间点在某个社会空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是要将以往对于同一问题的主要解答方式作为思考之基础。所以有“哲学就是哲学史”之说法。在我们对教育进行定义之前,应该回到传统中对于教育的不同界定。

一、《中庸》论教育:教育即循性修道

《中庸》是中国教育哲学的第一著作。《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其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中庸》在《礼记》中最初并没有突出的地位,随着唐宋之际佛教在中国的兴盛才逐渐变得重要起来。乃至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之后,和《大学》一起同《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成为宋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命题的主要内容。《中庸》被儒家“发掘”出来,事实上是为了应对禅宗在世界及人生意义解释力方面的挑战:《中庸》先是为佛学家所重视,借融合《中庸》扩张势力,而后又被儒家道学接过来掩去佛学的名头而扩张儒学的影响。总而言之,《中庸》作为儒家教育著作中的教育哲学著作是有其理由的,一如其涵括的天命心性的哲学味道和中庸致和的思辨取向[12]。

《中庸》认为教育即“循性修道”。《中庸》开篇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3],这是从“教”的前提角度提出了“教”从何而来和“教”的根据。天赋予人的禀赋是“性”,遵循天性而行动称为“道”,从道入手,修饰品节,这就是教化。这里可以看出思孟学派的核心思想,子思门人传及孟子,孟子就发展出了“存心养性”“修身立命”的性善论的教育学说。即人先天具备善端,后天的教育就是要扩充和完善这种善端。《中庸》承接孔子认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就是能够做到中庸,即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有分寸,能做到不偏不倚、无过而无不及,教育和学习是达到这一道德水准的手段。做到中庸或中和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条件是“诚心”,即“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14]。以诚心明白事理就是天性,从内在天性出发才能认识外部世界(后来为心学所强调);由明白事理而能诚心,通过外部世界的求索以及接受教育才能做到诚心(后来为理学所强调)。《中庸》还提出了著名的学、问、思、辨、行的“为学次序”。“循性”之“性”为天所命定,后来的理学就将这种“性”发展为“天命之性”即“天理”(相对的是人的浑浊的“气质之性”),儒学就因由崇信天理而普及成为儒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