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历史的现实观照:融汇古今古今的教育研究

高考改革的期望与现实[1]

字体:16+-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在万众瞩目中如期举行,今年是《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颁布后第一年的高考。由于高考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大计,关系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前途命运,因此格外受到关注。

在各种教育改革方案中,高考改革方案是最难制定的,所以才会历经多年研制,“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一旦推出,便事关重大,影响广泛。无论何种媒体推出的2014年十大教育热点,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都是其中之一,而且“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招生考试制度的理性探究”还成为201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多年来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很少有教育类的专题,而高考改革是难得的引起整个学术界高度关心的话题。确实,高考改革不仅是2014年中国教育最重要的热点之一,而且也是整个国家的一件大事。

人们对高考改革期望很高,但要实现改革的主要目标却很不容易。随着《关于进一步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在2014年年底如期公布,以及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意见》中的许多方面都在按计划平稳有序地推行。然而《实施意见》指出的“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却是一个很难得到解决的核心问题。在重人情、关系和面子,社会诚信体系还不完善的现实情况下,要保障社会公平,就不得不主要依据考试分数来录取。

此次高考改革最受人们关注、牵涉面最广的还是上海、浙江进行试点的高考科目改革。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成绩,与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的三个科目的成绩一起构成总成绩。竞争性考试有其自身的规律,将三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带入高考计分录取,使这三门科目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实际上已经不是水平考试,而是选拔考试,也就是属于高考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