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活动的首要内容,科举的影响既深且远,它不仅在当时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还逐渐影响到东方周边国家。以往许多人只知道科举是中国的“特产”,了解一下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模仿实行科举的情况,便知道这种“特产”曾出口过。以往笔者曾论述过中国对日、韩、越三国科举的影响[2],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此问题。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国与中国一起形成了一个东亚科举文化圈[3],其深远的影响,至今从这些国家大学入学选拔时注重考试这一点还可以明显看到。
一、宾贡进士怀柔远人
唐代中国是一个国力鼎盛、蓬勃开放的国度,具有一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恢宏气象。作为先进文化之邦,唐都长安成为四夷向慕、万方辐辏的国际性大都会,许多周边国家都派遣留学生来华学习。这些异国学子修习中国的经籍诗赋之后,可与中国的生徒、乡贡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为了优待异邦士人,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以后,在每年的进士科考试中,往往照顾录取一至数名外邦举子,称为“宾贡进士”。
新罗人崔致远曾说唐廷对待异邦士子,“春官历试,但务怀柔。此实修文德以来之,又乃不念旧恶之旨”[4]。可见唐代在科举中采取怀柔政策,对异域举子有所优惠。由于外国举子才学程度与华人有所差别,为了优待那些异邦举子,特设保障名额,或放宽条件,或单独别试,录取宾贡进士。《册府元龟》卷六四一《贡举部·条制》载,五代后唐天成五年(930年),中书门下奏文说:中书省按规定复核该年进士所试诗赋,重试发现及第进士中有卢价等七人的诗赋各有不合韵格之处,将其落下,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