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历史的现实观照:融汇古今古今的教育研究

江南贡院的命运[1]

字体:16+-

作为科举时代的专用考场,贡院是科举考试具体实施的地方,是科举制度的有形载体和科举文化的具体象征。明清时期,京城和省会的科举考场称为贡院,而地方上府州县学的科举考场一般称为试院和考棚。清代贡院最多时有17座,其中江南贡院是最大的一座,是一座“庞然伟大之建筑物”[2]。江南贡院的命运历经兴衰起伏,是中国各省贡院的一个缩影,具有特别的代表性。本文在论述江南贡院形制的基础上,主要根据1921年5月至1922年11月的9份关于保存江南贡院遗迹的原始文件,分析科举废后保存江南贡院的努力,展望贡院遗存等科举文物的保护前景。

一、南闱的辉煌时代

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当时只是府一级的科举考场,主要供州县考试之用,规模并不大。明初,江南乡试和全国性会试都集中在应天府(今南京)举行。京师迁都北京之后,实行南、北两京制,故以在南京举行的应天乡试为“南闱”,以别于在北京举行的顺天乡试“北闱”。由于南闱往往选拔出许多特别有才华的举人,江南乡试以出江南才子著称,受到全国的注目。江南贡院也是各省贡院效法的对象,明代《应天府新建贡院记》便说:“贡举有院,内外通制也。南京应天府为天下贡举首,其制度亦必为四方所取法。”[3]一直到清末改革科举内容之后,江南还是领风气之先,清末人士选编全国各省乡试闱墨便说:“江南自六朝以来,文采斐然,所谓生命文物之邦。近自中国大通,长江流域首先输入文明,故吾国之讲新学,实以江南为先声。”[4]

清代是江南贡院的极盛时期,人才辈出,先后走出了一大批中国历史上的一流人物,郑板桥、方苞、秦大士、张謇等人曾在江南贡院中举;吴承恩、吴敬梓、陈独秀等人也有过在其中参加乡试的经历。“江南人文冠海内,又多名解元。”[5]清代在江南贡院中举之后赴京考中状元者共有58名,占全国状元总数的一半以上。而袁枚、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曾在此主持过考务,或对贡院的建设发展做出过贡献。因此,清代是南闱最为辉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