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 “新机制”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效应
生均财政预算内经费支出是反映财政教育投入的一个最全面的指标。财政预算内经费支出等于预算内事业性支出加上基建经费。教育事业性支出包括了人员经费的支出和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公用经费支出,而预算内事业性支出则衡量了事业性经费支出中来自财政拨款的部分。基建经费则是用于学校修建改造维护学校建设的基本支出。
9.3.1.1 增量效果实证分析结果
表9-4中列出了差分模型估计的政策变量系数值,衡量了“新机制”改革在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上产生的效果。模型(1)中含有政策变量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GDP、人口和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这几个控制变量。模型(2)加入了政策变量与人均GDP的交互项。模型(3)验证了政策变量与高(最高的30%)、中(中间的40%)、低(最低的30%)地方GDP水平的交互项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有什么影响。
改革变量的系数含义是,当它是正值时,说明改革起到了正面的效果,这个正的系数是改革后与改革前相比的生均支出增量;反过来,如果这个值是负的,则说明改革起到了负面效果,没有引起生均支出的增加,反而减少了。
对生均财政预算内经费支出的差分回归结果见表9-4。
表9-4 “新机制”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效应模型
模型(1)的估计结果为正,数值比较大,并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改革变量的系数可以解释为改革引起的义务教育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增长量为1214元,这个增量中包含事业费的增长,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也包含公用经费和基建经费的增长,尤其是对危房改造和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的投入有所增长。模型(2)中加入了政策变量与人均GDP的交互项,其系数的估计结果统计上比较显著,但是得到的结果是一个很微小的数值,说明地方GDP水平对于政策有一定的负向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很小的。在这个模型中对政策变量的估计结果为正,数值依然比较大,在统计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