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喜欢的教育家陶行知
自序
《中华本土教育家陶行知》是我几十年学习、研究陶行知的一个小结,是对一位受中国老百姓喜欢的教育家的如实写照。
本书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20世纪的世界形势多变,中国社会各种势力犬牙交错,处在如此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毕生从事教育的陶行知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的回答是,陶行知是中国种、中华民,吸纳过东西方多种文化思想,取其所长,为国所用之人,是一位杰出的地道的中华本土教育家,是一位“自寻路走,不要蒙起头来跟人瞎跑”[2]的那种人。
中华文明作为东方文明的柱石,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文明对话交流愈加频繁的21世纪,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它肩负的时代责任也与日俱增。文明从来不能离开教育的依托与传承,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正是与相应的教育伴随而生。教育既是治国之根本,也是文明发展的基石与手段,更是人民能真正当家做主人的必要条件。舍教育则一切都是空言。为使中华文明在现代世界发璀璨之光,自应切实加强教育,并对中华民族的本土教育经验、智慧与教育家有进一步的重视。
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当权者中,有闭关自守、夜郎自大者,看不起别国别地,一切都是自家的好,拒人于千里之外,把自己束缚住,后来吃了大亏,对民族发展不利。进入近现代,也有另一种偏向,认为一切都是外国的好,似乎一学他国就得否定自己的一切。在教育上倒来倒去,唯洋是从,月亮也是外国的圆,对自己越看越丑,处处鄙薄自己,低人一头。在他们心里,民族自信心、自主性都没有了。有些人,因人格、国格、民族自尊心的缺失,贻害他人,也影响了下一代。其实,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一直是重教育的国家,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中国的教育,在世界上,教育理论上并不完全是很落后的,现在引进‘这个教育’、‘那个教育’,外国的教育,其实首先应该好好学学自己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3]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既不轻视别人,轻视外国,也不可鄙薄自己,小看自己的民族。以“拉西洋车”为能事的西学教条主义是行不通的;不尊重西方,看不起国外教育家的创造与新理念的“关门主义”当然也要不得。但是我们学习外国的教育学、教育家的经验,目的还是“洋为中用”,不是囫囵吞枣,食洋不化,为赶时髦而要西洋镜,而在于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与理论创新能力,以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