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毕生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寻觅中国教育的曙光,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地实验,形成了中国近代独树一帜的教育理论,极大程度地丰富了中国近代教育理论宝库。陶行知在教育实践及教育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他早期“教育救国”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其“教育救国”思想对他的思想言行起着较大的支配作用。
陶行知早期“教育救国”思想的形成
早期陶行知是一位“教育救国”论者。他早期“教育救国”思想的形成,经过了一段较为复杂的过程,使他在“十字路口”作出艰难抉择,逐步接近教育,逐渐形成了对教育的信仰。
1911年,陶行知考入南京著名的教会大学——金陵大学。“金大”四年的学习,陶行知不仅增长了知识才干,而且养成了民主共和信念,皈依自由、平等、博爱,“完成人生观的奠基工作”。[2]人生观奠基工作的完成,使陶行知进入思想政治和人生价值新境。其标志之一,是毕业论文《共和精义》对民主共和的热情宣传,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放言歌颂。无疑这是他求学时期思想政治认识与思考的结晶体。其标志之二,是《共和精义》明确地提出良好的国民素质是形成健康社会的必备条件,确定了人的价值观,强调“民本”和个性,痛斥愚昧惰怯的国民劣根性。大声疾呼:第一要“重视个人之价值”;第二要“唤醒个人之责任”;第三要“予个人以平等机会”。同时,探得实现民主与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的路径,即政治上的改良主义[3]和哲学上的“知行合一”。这些,为陶行知“教育救国”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哲学基础。
“金大”毕业后,陶行知负笈游美,入伊利诺斯大学学习。自此开始,他便对教育情有独钟,一往情深地乐此不疲,对其未来的终身职业有了内心的转变,由从政转向从教。从美归来到他创办的晓庄学校被封,尤其是“九·一八”“一二· 九”运动以后一段时间,这是陶行知“教育救国”思想的实验推行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实践活动,占他发动的“六大教育运动”[4] 的一半左右,对“教育救国”的途径作了多方面可贵的探索,产生了引人注目的影响。1930年4月7日,南京卫戍区司令部令晓庄学校停办;4月12日通缉陶行知。他隐居上海,邀集在沪的晓庄校友在孟渊旅馆开了一次座谈会,一位校友问:“我们不再办学校用教育来救国了?”“也不再做实验新教育的美梦了!你是说,我们得组织农民党来领导农民革命?”陶行知作出了如下回答:“我的意思,真是这样,教育不过是达到农民解放的一个工具,这个工具是主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武器。你知道吗,列宁革命之所以成功,就靠他有一支劲旅,可以打败敌人。”[5]据此,似乎完全有理由断定,晓庄被封,陶行知本人被通缉,促使他完成了由“教育救国”向“革命救国”的转变,使他彻底丢弃了“教育救国”主张。无可否认,晓庄被封,使他对教育的功用产生了怀疑,但完全放弃多年形成根深蒂固的“教育救国”主张,还要一个过程。戴氏所记的那么一段话,也许记得不是很准确,也许是陶行知余怒未消,所言尚带有严重的情绪。事实上,之后他并没有竭尽全力去组建什么“绿色党”,也没有去拿起什么“武器”,建立什么“劲旅”,而是推行普及教育运动、国难教育运动等。因此,自陶行知归国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是他“教育救国”思想的实验期。这样说并不否认晓庄被封后,尤其是“九·一八”“一二· 九”运动后“革命教育”新质因子在不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