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陶行知是一座令人景仰的高峰。尽管由于“左”的路线,50年前对他的错误批判,使他从社会的视野中消失了,但浮云毕竟不挡青山。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的社会环境中,陶行知又一次焕发出他独特的魅力。他留给我们的思想遗产十分丰富也十分沉重。他当年的思考和批判、建设和实践不但完全没有过时,与今天的现实没有任何“隔”的感觉,而且经常令人有针砭时弊、入木三分的新鲜和痛快淋漓,从而使人感慨他的睿智和深刻,这正是所谓的大家之眼、大师之相。
陶行知关心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文盲充斥的国家普及教育,这也正是我们今天仍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但他的思考和时下的风气并不相同,他认为在中国要真正普及教育,一是要省钱,二是要省时间,三是要通俗。在经费、师资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普及教育的计划必须“建筑在极困难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反对用浪费的方法去普及“少爷教育”“小姐教育”“书呆子教育”。而且他意识到,仅仅靠制度化的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在学校之外,创造出更为简便实用的教育组织。为此,他发起了“科学下嫁运动”,创造了“空中学校”“工学团”“小先生制”等许多行之有效的新的教育方式。
在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的实践中,陶行知成功地将西方现代教育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生活教育”的理论,并且系统地付诸教育实践。他将生活教育定义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用英语表达,即“education of life”(生活的教育)、“edueation by life”(依据生活而教育)、“education for life”(为生活的教育)。他认为这是符合本国国情,适应生活需要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争取自由平等的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