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评论家认为,在中国现代史上,有两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教育家,一位是毛泽东,一位是陶行知。不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这两位伟人的确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有着惊人的毅力和富有魅力的人格,他们都对乡村问题和大众教育表现出极火的热忱,他们都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无情的挑战。在陶行知逝世后,毛泽东的题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很快发表在延安的《解放日报》上,表达了他对陶行知的崇敬与悼念之情。在毛泽东以后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我们依稀可辨陶行知的影子,依稀可辨生活教育思想的印记。
一、生活教育运动的历程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在其生活教育运动的历程中酝酿、形成并发展的。虽然人们一般把陶行知领导的生活教育运动划分为六个时期,即乡村教育运动(1927—1930年)、普及教育运动(1931—1935年)、国难教育运动(1935—1937年)、战时教育运动(1937—1939年)、全面教育运动(1940—1945年)和民主教育运动(1945—1946年),但如果系统探讨生活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平民教育运动,追溯到陶行知早年的经历。
1.生活教育思想的酝酿期
陶行知生于安徽省歙县,家境贫寒,自幼无力入学。后得到私塾先生及外祖母的帮助,先后在家乡和休宁县就读。童年的生活不仅使他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也使他认识到传统教育的负面;不仅使他目睹了贫苦人民的艰难生活,也使他看清了官宦富人的伪善和对穷人的欺凌。
1914年,陶行知以全校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在题为《共和精义》的毕业论文中,他明确表达了强烈的亲民、爱民、救民的思想感情,并把教育作为实现共和理想的重要手段。他写道:“吾于共和之险象,既已详言之矣。然戒险防险,思所以避之,则可;因畏险而灰心,则大不可也。避之之道唯何?曰: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教育良,则伪领袖不期消而消,真领袖不期出而出。而多数之横暴,亦消于无形。况自由平等,恃民胞而立,恃止名而明。同心同德,必养成于教育;真义微言,必昌大于教育。”[2]可以说,陶行知此时已充分认识到了教育的社会功能,认识到教育对于培养自由的国民精神和个性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这是陶行知作为教育家的人生起点,也是生活教育思想的源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