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陶行知与柳田国男是从20世纪前期到中期倡导教育改革、投身于教育实践,并且对近现代的教育发展做出贡献的先贤。他们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不仅是各自国家的教育遗产,而且已经越过国界、成为世界教育史的遗产。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与实践并非只是停留在“历史”上,其影响持续到现在,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曾经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但是,随后30年间在中国却遭到了否定。20世纪80年代初他的名誉得到恢复,被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此后,人们一边对照着当前的教育改革一边对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展开了研究。柳田国男的学问,在形成初期与教育学“一点关系都没有”[2],现在却因为被看成“教育学者”而受到研究。1963年从学校消失了的“柳田社会科”,近年来再一次受到不断关注,并且人们对它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我觉得这一变化有其时代的背景;对这一变化的分析可以使我们窥察到教育的规律性。因此,对二人进行一番比较、考察,对于思考当前的教育具有诸多的启示意义。从某一侧面来研究两国的教育史时,陶行知与柳田国男能够起到最恰当的过渡作用。
一、陶行知与他的生活教育论
(一)近代中国的农村教育思潮
近代中国曾经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农村地区,因为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当时,由于中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影响到全国的近代化,也影响到城市的商业经济。因此,农村问题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教育与城市的教育差距很大。从清末开始,以日本和西洋工业国的教育为摹本的新教育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不顾文化背景与社会状况的差异,照搬照套别国教育制度的做法带来许多问题。特别是,工业国的教育经验并未促进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反而导致农村青年脱离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