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七卷)

孔斐力

字体:16+-

孔斐力(Philp A.Kuhn),生于1933年,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芝加哥大学远东语言学教授,曾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为著名的中国近现代史专家,以研究晚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史、政治史著称。主要学术专著有:《叫魂:1768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现代中国的起源》《清代文献介绍:第一卷:阅读文献:钟人杰叛乱》《故乡:海外华人历史的思考》。他还参加过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和《剑桥中华民国史》若干章节的编撰。

本书选取孔斐力教授在《中国论文》第13卷上发表的一篇题为《陶行知,一位教育改革家》的专题论文。该论文共有六个部分,分别以“陶行知的问题”“家庭和教育”“回国留学生”“乡村之路”“对杜威理论的改造”“知识分子与社会”的视角介绍了陶行知其人其说,辨析了陶行知与杜威以及进步主义教育的关系,并提出了晓庄是陶行知事业上的巅峰的论断。该文所提出的若干论点后为不少学者所赞同,后继学者常引用孔斐力在该文中的观点作进一步发挥。在文中,孔斐力以“陶行知的问题”引发论题的展开。孔斐力认为陶行知和绝大多数杜威式的知识分子是有区别的,陶行知的走向是乡村重建,他的精力投向了大众教育。而要想从定性方式来断定陶行知,孔斐力认为这是很困难的。他提出对陶行知归类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因为陶行知始终保持着自己和其教育事业的独立性。关于陶行知与杜威思想的渊源问题,可以说孔斐力此时已与其师费正清倡导的“西方冲击——中国反应”论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孔斐力此时还是在费正清的框架里分析问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分析框架。这是由于当时费的理论还占有主流地位,一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现代化的发展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形成自己模式,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包括费的理论已不能再概括住现实了,柯文等人形成“从中国看中国”之后,才有新的理论出现替代过去理论。这不是孔斐力的问题,是时代的问题,是整个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问题。在分析现象的同时,孔斐力更加关注影响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的内部因素,他总结了三点经典分析。孔斐力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他认为“晓庄是陶行知事业的顶峰”。这一论断影响了后继的陶行知研究者,众多学者跟随并认定孔斐力的观点,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该文观点独到,立论充实,许多论点具有开创性价值。统观全篇,孔斐力对陶行知的探讨还是围绕陶行知与杜威的关系为中心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