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小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针对比较复杂的,学生个人无法单独完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或项目,教师应指导小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小组的组织和建设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很多教师往往忽视对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组织和建设,而多采用原有的传统分组方式。一个传统小组并非只要贴上合作的标签就可以成为合作学习小组。传统分组虽有利于教师对课堂和学生的控制,但却往往无法满足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交往学习需要,因而难以满足有效合作学习的要求。因此,要想有效实施合作学习,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建设。
(一)小组划分环节的教师指导
在小组划分环节,教师要在确定小组规模、如何进行分组和选定小组组长等方面加强指导,特别是如何确定小组规模方面,要防止可能会出现一个小组内人数过多或过少的情况,教师应进行适当调整,考虑小学生的自身特点。一方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往往需要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展开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而小学生的独立活动能力又较弱,需要有人陪同和监督。另一方面,由于小学教师数量有限,出于安全考虑,如果人数过多会带来很多困难,所以应适当限制小组人数[17]。
1.确定小组规模的指导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应该说小组的规模并没有绝对固定的标准,教师指导学生分组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学生的交往技能。如果学生的交往技能水平较高,小组规模可适当扩大;而当学生交往不够密切时,小组规模就要有所减小。
(2)小组活动的时间。如果小组活动的时间较多,小组规模可以扩大,反之则要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