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我开始迈入民办学校,成为民办教育改革大潮中的普通一员,在教学第一线不懈地探索语文教学改革之路,探求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之路。岁月如歌,回首一路的艰辛与付出、探索与奋进,涌上心头的是无限的感慨和收获的甘甜。我常常进行工作梳理与反思,下面是我在民办学校工作的一段心路历程。
1.北京市力迈学校——我在民办学校工作的第一站
1996年8月,我慕名应聘到当时规模较大的北京市力迈学校,现在已更名为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我先后担任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研组长,优质教育部主任等职。力迈学校是专家办学,校长敢峰先生(原名方玄初)是北京景山学校的首任校长,副校长张定东、陈心五等都是教育专家。我跟着专家们进行重构基础教育的实践,探索语文教学七项终极目标的实施策略,让学生从小扎下中华文化根。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实验使我耳目一新,我真正触摸教育就应该是从北京力迈学校开始的。毫不夸张地说,北京力迈学校就像是我教育路上的初恋,直到如今,我对那里依然有深深的思念和依恋之情。这是因为,作为民办学校,力迈给我提供了一片蓝天,提供了创新实践的舞台,使我可以一直大胆地立于教育改革的潮头。几位校长对我的不断激励和发自内心的欣赏是我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不竭动力。
在教学上,我是一个不满足现状、不断创新的人。2000年,教育部要求给学生“减负”。“如何解决减负与求效、提质、增能的辩证关系”是我苦苦思索的问题。反思语文教学用时多、效率低、效果差的现状,为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在确保不加重学生负担、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要形式提高学生的素质。我大胆地构想了语文教学从课时分配入手,重构课时结构的方案,将现有的八节语文课分为高效讲读课、高效作文课、阅读指导课、佳作欣赏课、语文活动课、归纳整理课六种课型。这种教学模式明确规定了每个时间段的要求,让学生把握宝贵的时间资源,实现了语文教学的高效率。六种课型之间紧密联系、相互拉动、立体交叉,构筑了语文学习的多重网络,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全方位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亲身感悟和自己探索来真正提高语文素养,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