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014年3月,教育部在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再次强调,“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基础教育阶段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问题”和“问题解决”。
1.什么是问题
(1)对“问题”的认识
问题指“该情境的初始状态,想要达到的目标状态,阻止从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障碍”[1]。也就是说,问题是一种情境,是事物的初始状态和想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障碍的情境。阅读一篇抒情散文文本时,其当前的初始状态是学生只能理解该散文字面意思,我们的目标状态想要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本所传达的主要情感和鉴赏作者传达这种情感的方式方法。但我们要达到这一目标,又不知道该如何来实现。比如,学生该具备关于散文的哪些知识,该如何来解读散文,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散文的解读方法等。这时,我们面对的这一情境对我们来说,就构成了问题。通常一个问题有三个基本成分:问题的给定、问题的目标和问题的差距。
一是问题的给定。它是关于问题条件的一系列描述,即问题的初始状态。比如,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鉴赏抒情散文文本时,我们认识到学生只能读懂文本的基本情节、基本事件,了解散文的主要内容。当我们开始从学生目前的状态开始筹划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时,我们就处于问题的初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