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管理学

二、学校仪式和典礼类别与特点

字体:16+-

1.学校仪式和典礼的分类

对于学校仪式和典礼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分类:

第一种是王海英参照格雷姆斯根据仪式的实际用途将仪式分成的六类。学校仪式活动大致包括仪式化、礼仪、典礼和庆典四大类。[6]其中,仪式化活动包括升旗仪式,入队、入团、入党宣誓仪式,十八岁成人仪式等,一般是集体化的活动,具有神圣和庄重的色彩,教育意味非常浓厚。礼仪活动不单是个人间的仪式化的行为,如见面礼、社交礼,还包括个—群、群—群间的仪式化行为,如师生在课堂的开始和结束所表演的仪式化行为、班级与班级之间在比赛前的仪式化行为等。学校场域中的典礼通常是指新生入学典礼、开学或毕业典礼等。庆典活动一般有节日庆典和庆功庆典两类,前者是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其艺术与审美情趣,如元旦晚会、庆“六一”等;后者是为了树立典型、提升学校知名度,如奥赛、作文比赛、体育比赛的获奖庆功会。

第二种是余清臣根据现有学校文化活动所蕴涵的仪式原型,将学校的仪式活动分成四类,分别是祭祀仪式原型、人生仪式原型、战争仪式原型和狂欢仪式原型。[7]其中,祭祀原型在向当代学校文化仪式的隐喻过程中保留的是作为意义结构的要素,如令人崇敬甚至信仰的精神符号(如国旗、先烈等),传递崇高精神的人(升旗、扫墓的讲话人)和祭祀过程的社会行动(如敬礼、礼乐等)。校园活动整合人生仪式中表示身份转化的仪式结构,把它应用在入少先队、入团、入党、入学、毕业、成人礼及表彰等各种表示人身份变化的活动中,隐喻过程保留了分离行为(象征从原先群体的脱离)、转变行为(如宣誓、佩戴标志等)和合入行为(象征进入新的群体)等结构要素。学校文化对战争仪式的隐喻保留了竞争行为(如体育竞赛、智力竞赛等)、对己方的支持和对英勇行为的尊敬(如助威、呐喊等)以及对胜利者的认同(如领奖、游行)。对狂欢仪式的隐喻保留了狂欢与特定时间的必然联系(如联欢会或游艺活动在新年、纪念日等重要时刻举行)、**展现方式的多样性(联欢会、游艺活动内涵的丰富)和参与者的自由(参与者在此时给予很大的自由来释放自身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