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这一概念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是随着不同历史形态下教育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制度变迁而逐步演进的,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形式化教育下的学校
从教育制度变迁的角度看,一般可分为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和后制度化教育四个阶段。陈桂生教授认为:“人类的教育最初是不定型的,当社会经验积累到非经过专门组织传递不可的程度时才使教育形式化,产生最初的教育实体(如学校),而这就是形式化教育。”[1]形式化教育与非形式化教育的分水岭之一就是学校的出现。
中国自夏朝以来,就有了庠、序、校和学等教育机关,而古埃及、古印度学校机构的出现比我们还要早。这些名义上的学校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但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因为它们具有定型化、等级性、象征性和相对固定性等特点,已经由一种教育习俗演进为一种正式的教育制度。我国学校最早出现的是官学,其后是私学,分别出现于奴隶社会早期和奴隶社会中期,这种双雄并举的局面存续了近千年时间,而至唐末宋初,一种新的学校形式——书院正式出现了,这样我国古代的三种学校形式就基本定型化了。这些形式化的学校有各自的分工,也有相互的联系,在官学层面上有形式化的学制,如西周的国学和乡学,唐代的六学二馆等。
古代的官学与书院具有了制度化的萌芽,官学有了雏形的学制,也有了专科学校的细化,但总体上来讲,其发展的速度、质量与覆盖面还是很有限的,这种形式化教育一直延续到清末。实事求是地讲,形式化下的学校尽管在日益扩张,但对整个社会和对人类整体教育的影响还不是很大,广大民众获得的更多的教育方式仍然是口耳相传、手手相教的非形式化教育。即便是统治阶级所举办的官学,其内部职能也是不分化的,不同教育实体间并无系统的、有序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