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说明词汇习得的过程,学者们分别提出了命名论(picture naming)、反应论(stimulus and response)及社会语用理论(social-pragmatic theory)。命名论假设幼儿通过成人边拿着对象边说出该对象名称的命名游戏,学习各种词汇[1]。然而这种假设未能解释幼儿学习所有词汇的情况,例如学习意义抽象的形容词和副词。反应论源于行为主义的应对模式,主张幼儿的词汇习得是一种外部刺激和反应的产物[2]。幼儿通过各种刺激,学习各种不同事物的名称,这种假设无法解释幼儿如何掌握意义相近的字词,例如“吹”和“呼”的运用。社会语用理论认为幼儿习得词汇是一种社教化的过程[3]。幼儿在与成人互动交际的过程中,通过与他人共享注意能力(ability to share attention)及理解成人的社会语用所提供的线索或因素(socio-pragmatic cues)习得词汇。换言之,社会语用理论认为幼儿可在各种社会互动的情境中习得词汇。
词汇习得所经历的阶段包括认知、记忆、转换及巩固[4]。对词汇的认知包括能认读及书写词汇、能识别词汇的口语和书面语,并能以符合语法的方式,适时运用词汇。认知过后,词汇将储存于脑海中,准备适时提取。为了便于思维,学习者会将第二语言的词汇与其母语中相应的词汇进行转换。最后通过重复运用巩固所习得的词汇。
钱旭菁通过实验,研究了日本学生以阅读为目标的伴随性词汇学习(incidental learning)过程,他发现学习者学习的词汇量越多,便越能通过阅读学会更多的伴随性词汇[5]。该研究反映了词汇习得量对学习第二语言学习的成效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如何提高词汇习得量,将是本研究的关键项目。
总括以上研究所得,不管幼儿操什么母语,幼儿的语言发展都要经过由回应外界的刺激、模仿声音、讲单字句、单句以至发展复合句的过程。然而,在幼儿能操母语的基础上,他们又如何习得第二语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