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怎样教非华语幼儿有效学习中文

第四节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字体:16+-

一、什么是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包括第三、第四种语言。习得(acquisition)指通过环境自然学习所得的能力,而学习(learning)则需要通过正规教育及有系统的训练而获得知识和技能。非华语幼儿学习中文,便属于第二语言习得[1]。关于幼儿如何习得第二语言,不同时期的学者分别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原因和经过持不同观点。

二、应对模式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从行为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类可通过刺激和反应习得语言。他由此提出应对模式理论,强调通过模仿、练习及习惯习得第二语言[2]。

三、对比分析法

相对斯金纳提出的应对模式理论,拉多(Lado)所提出的对比分析法(contrastive analysis)尝试解释第一语言转移的现象(first language transfer)[3]。拉多认为,第一语言的习惯会妨碍第二语言,因此他预测习得第二语言的挑战在于区分其与第一语言的不同之处。此外,拉多认为学习者较易掌握其母语及第二语言中相似的成分。然而有些第二语言的错误是和早期第一语言的错误相似的,如:No understand及Yesterday I goed to school。因此,学习时若能将母语及第二语言的语音和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比对,并就相异之处加以学习,则能较有效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然而,此理论未能真切反映学习者如何从第一语言顺利过渡至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只是单纯地通过比对两种语言相异之处学习语言,也忽略了环境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四、中介语

为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学者认为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时会产生一套独立的语言系统,若能对这种语言加以剖析,便能了解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4]。

内姆塞(Nemser)提出的近似体系(approximative system)理论指出,语言的学习分为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和源语言(source language)[5]。目的语指学习者需要学习的语言,源语言则指待翻译的语言,多指母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会产生一套具有结构特性的语言,随着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接触和使用增加,这套语言便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