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怎样教非华语幼儿有效学习中文

第二节 非华语幼儿的学习需要与学习差异

字体:16+-

一、学习语言上的差异

非华语幼儿的母语多为南亚族裔语言,例如印度语、乌尔都语、尼泊尔语等,英语多为幼儿的第二语言,中文更可能是幼儿的第三语言。由于语言能反映一个地区的文化与风俗习惯,非华语幼儿或于来港后出现文化休克。文化休克为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Oberg)在1960年提出的概念,出现文化休克的人,一般经历蜜月阶段、沮丧阶段、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1]。幼儿刚来港时,对新环境和小区充满好奇和兴趣,然而部分幼儿来港不久便入学,他们听不懂教师的课堂语言(广东话或英语),很容易便会进入沮丧阶段,对学习产生抗拒,更枉论愉快学习和投入于学习活动之中。由于部分非华语幼儿缺乏广东话语言环境,例如父母都不懂说广东话、家里也不会收看本地的电视节目、日常很少在小区中活动等,因此处理幼儿的语言差异及帮助他们适应本地文化,就成为教授非华语幼儿班级教师的首要任务。

二、缺乏学习中文的语言环境

环境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外部条件,这是由于语言环境为幼儿提供无穷无尽的语言输入和学习模仿的语言资源,可见环境和社会互动对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性。本书第二章曾介绍以布鲁纳(Bruner)为代表的社会交往说,强调语言需要通过社会交际互动而发展[2]。儿童在社会情境(social contexts)中,通过与他人进行社会交际(social process)学习语言[3]。非华语幼儿学习中文多局限于课堂中,下课后便没有使用中文沟通的机会,故造成遗忘率高的问题。部分幼儿完成了幼儿园课程,也不能与人用中文作简单的对话。因此,营造丰富的学习语言的环境和与人互动沟通的机会,对非华语幼儿来说相当重要。

三、针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