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高等教育哲学
纵观近代以来的中国,各种高等教育哲学思想可谓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政治革命的进程,政治哲学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哲学似乎并未形成一致的基础。由于政权的更替和时代的变革,相应的哲学思想也随之发生了更替和变革,这种变革进一步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欧美的实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理性主义哲学、进步主义哲学、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等都相继传入我国,杜威等西方哲学大师频频来华宣讲自己的哲学思想。这些哲学和本土的儒家哲学相结合,并被逐步改造,从而形成多种哲学彼此交融、多元共存的局面。在大学校园内,中西方的各种哲学思想相互激**、兼容并包,西方各种哲学思想可以大行其道,中国的本土哲学也占有一席之地;校园内既有西装革履的欧美学者和留学归国人员,也有坚持复古思想、拖着长辫子的国学之士。
哲学思想上的包容和多元,指导着中国的高等教育走过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为中国高等教育史写下了浓重的华章。如这个时期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乃至后来的西南联合大学,都被认为是我国新文化、新思想的重镇,并且创造了一个个教育奇迹。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竺可桢、马相伯等人的高等教育思想,正是中西方多种哲学思想相互融合的结果。以蔡元培为例,他自幼进入私塾,接受过10年的私塾教育,有深厚的中国哲学功底,后又长期赴德留学,深受德国哲学的影响。正如他在自述中所说的那样:“于哲学、文学、文明史、人类学之讲义,凡时间不冲突者,皆听之。”[1]这些哲学思想都对他后来形成“五育并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等人的思想的形成也大抵如此,都深受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这些人和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