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时间里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看出,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是一个渐进性的变革过程。这种过程,既有自上而下的政治推动,又有自下而上的变革诉求,反映了中国社会变革的一般特点。当然,在这种渐进性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某些局部的突变或断裂现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高等教育理念的否定和摒弃、中苏关系恶化后从全面学习苏联转向否定苏联经验等,都属于高等教育哲学理念的突变。从整体上看,在高等教育哲学理念的变革过程中,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但其主导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有所削弱;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逐渐上升,逐渐确立了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理念,对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立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1] 崔志海:《蔡元培自述》,59页,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2] 吴树青:《为什么我们没有培养出文科大师》,载《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1)。
[3]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13~30页,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 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见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625页,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5] 《毛泽东文集》第7卷,24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648页,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
[7] 高鸿雁、孙林、乔亚飞:《匡亚明先生传略》,载《兰台内外》,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