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高等教育卷

二、普通高校数量与在校生数的变化

字体:16+-

1977年,我国只有普通高校404所,到2016年,普通高校数量达2596所,40年间增长了6.4倍多;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数量从1977年的62.53万人增长到2016年的2695.84万人,增长了43倍(见图1-3)。

图1-3 1977—2016年普通高校数与本专科在校生数量变化情况

校均规模的变化反映了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模式。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校的校均规模较小,长期徘徊在2000人以下。1991—1999年,校均规模从2000人增长到4000人,2000年即达5600人,2007年已经达到1.05万人,此后基本稳定在校均万人左右。1977—1991年,高校数量的增长与在校生数量(包括本专科生与研究生)的增长基本上是同步的,在校生数量的增长稍快于高校数量的增长;1992—1999年,校均规模由2000人上升到4000人,而同期高校数量则从1075所下降到1071所。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事业正处于调整过程中,加之这个时期开始掀起高校合并潮,使我国普通高校数量有所下降,但校均规模发展较快,这有利于提高高校办学的规模效益。事实上,在这一时期,最初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是基本稳定规模。如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做出了深化改革、治理整顿的决策,原国家教委也相应提出了“坚持方向,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改善条件,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在《全国教育事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要点》中,提出高等教育应在“八五”前期基本稳定规模,“八五”后期根据需要和可能适度发展专科教育。而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则提出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适度发展规模,以实现20世纪末本专科在校生630万人的目标。[6]

1999年之后,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校均规模开始急剧膨胀,从1999年的校均4000人上升至2007年的校均1.05万人,从平均数来看,我国高校已进入“万人高校”的行列。高等教育规模大发展以来,规模发展主要是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着力扩大已有高校的办学规模。虽然普通高校数量从1999年的1071所上升至2007年的1908所,增长了78.15%,但同时在校生规模也从431.84万人增长至1884.90万人,增长了336.48%。在校生规模的急剧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高校数量增长带来的变化,使普通高校的校均规模处于快速增长过程中。2007—2016年,从绝对数量来看,普通高校数量从2007年的1908所上升至2016年的2596所,增长了36.06%,但同时在校生规模也从1884.90万人增长至2695.84万人,增长了43.02%(见表1-3和图1-4)。高校数量的增长率和在校生规模增长率之间的差距变小,普通高校的校均规模开始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