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中的“预算包干,结余留用”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得高校能够把提高办学效益同其自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节约开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各高校都逐步建立健全了经济责任制和财务管理制度,比较注意节约经费的支出,积极组织收入,对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都加强了管理,综合平衡,妥善安排。许多高校还在便于统一调度、合理使用、保证重点和留有后备的原则下,对预算资金中的各项公用经费,在高校内部各系各单位实行包干办法,进一步调动了各部门和各单位的积极性,精打细算,节约使用。更重要的是,这项改革提高了校级领导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加强了财会工作的领导,注意更好地贯彻艰苦奋斗、勤俭办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许多高校还对全校教职工各类人员制定了工作量定额和岗位责任制,并建立了适当的奖惩制度:对于坚持勤俭办学,积极挖掘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潜力,确实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经济效果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那些严重不负责任,花钱大手大脚,使国家资产受到损失或造成积压浪费的单位和个人,则给予必要的处理。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强化了高校的成本意识,推动了高校办学效益的提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