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段划分看,我国的“绿色证书”政策不属于高中阶段的教育,但是,国家的文件定位说,“绿色证书”教育是在完成9年义务教育要求之后的一种教育,所以也有必要在本章加以关注,其经验教训值得反思。
早在100多年前,欧美一些国家就开始对从事农业的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等级认证。各国认证的对象群体、内容、标准、名称等不完全相同。国外的农民技术资格证书被称为“绿色证书”。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也引进了“绿色证书”制度,农业部对在北京等地农村进行的“绿色证书”试点经验给予肯定,并且开始在全国推行这种对青年农民实施农业技术考核认证的制度。
2001年,教育部和农业部发出《关于在农村普通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指导意见》,从此,“绿色证书”政策开始出现在农村初中教育过程中。文件要求农村普通初中“应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要求的前提下,坚持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要在初中阶段的劳动技术课时和地方安排课时中安排“绿色证书”培训课程,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有300课时左右的教学时间,其中60%左右用于理论课,40%左右用于生产实践课。课程学习合格者初中毕业时发给培训结业证书,有了培训结业证书,再经过一段农业生产实践(实习)和一定程序及核验备案之后,才能得到农业部门发放的“绿色证书”。
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很不均衡,在大多数农村初中没有真正开展起来,有些地方出现了“走过场”现象,很不扎实。据笔者调查,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绿色证书”缺乏吸引力。尽管设计者要求“绿色证书”要和农民承包土地、取得银行贷款、购买种子和化肥等优惠政策挂钩,但是,现实的土地承包制度、银行贷款制度、一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规则等,均没有和“绿色证书”挂钩。所以“绿色证书”实际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不存在。农村儿童因为有农村户口早在上学前就取得了家庭承包的土地了,至于贷款和购买生产资料均是受市场经济规律制约的,基本不考虑“绿色证书”。这个没有价值的证书制度在农村学校当然没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