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来,可以说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突出特点,是社会民主化及市场开放化程度提升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40年来,家长、社会、教育公益组织及教育企业等各种社会力量,纷纷以不同方式影响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进程。
首先,社会群体对于教育的期待和评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走向。“客观地看,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我国便进入了一个逐步转型的时期,开始朝着开放、平等、民主、自由的方向不断变迁。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社会的开放、平等、民主、自由的程度已绝非改革开放初所可同日而语,民意的取舍、人心的向背逐渐成为政府部门进行决策的参考依据。”[23]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资源,不同群体对其都有各自的需求和态度;社会公众的建议主张及舆论影响,都是改革过程不可剥离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者表示:“来自民间的教育批评往往是最原汁原味的,可能它既没有学院教育批评的理论化,也不具备政府教育批评的那种权威性,但是,这类教育批评往往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24]比如,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的难题,1998年2月9日的《中国教育报》上便刊登了一封家长来信,信中表达了这位家长对学生负担越减越重之怪象的看法,指出“减负”应从根上“剪”,需从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入手,而非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这一批评可谓一针见血,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此外,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一些科学院院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多种方式呼吁、要求停用或修改“新课标”推行的做法[25],在推动课程改革的社会反思方面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