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正所谓人生有涯,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人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全面”和“均衡”发展,只能尽可能充分地提升人的内在力量,这就涉及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排序问题,即确定优先发展的内容。改革开放40年间,我国课程与教学领域从不同视角,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论争,在某些方面达成了基本共识,并由此提高了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综合性。概括起来,论争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关系探析
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一直是教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早在17、18世纪的欧洲,论者便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并形成了“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形式教育论者以官能心理学为依据,认为教学活动的目的不应是传授大量知识,而是通过知识来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和思考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实质教育论以观念心理学为重要依据,竭力主张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学习实用知识,否认专门培养学生智力的可能性,强调学生的心灵有如容器,必须充实各种具体知识,获得实际知识的过程就包含了智力训练的作用。
在我国,围绕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问题,主要有两次大的讨论。改革开放初期,在拨乱反正、急需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的背景下,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一度成为我国教学关注的重点。随着教学秩序的迅速恢复和教学水平的明显提高,加之国外教育思想的引入,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并不一定自发地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教学活动在关注“双基”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为此,人们就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尤其是智力的发展展开了第一次大讨论。在这次讨论中,主要有主知观、主智观和知(识)智(能)统一观三种观点。[47]主知观的论者认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同步的,知识是智力的基础,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也就越好。因此,他们认为,掌握知识是教学的首要目的,只有高质量的知识,才有高水平的能力,否则,舍本逐末,能力会成为空中楼阁。[48]主智观的论者认为,智力发展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尽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但是知识毕竟不是智力,不能用知识的学习代替智力的发展,“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更要着重于发展学生的智力”[49]。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外有关智力研究的成果被介绍到我国,主智观一度成为学术讨论的主流。当然,随着讨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知识的学习掌握和智力的发展同等重要,不可偏废,知智统一观逐渐被大家接受。持这种观点的论者认为,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智力是掌握知识的能力,掌握知识必须具有一定的智力;而知识又是发展智力的粮食和手段,只有通过领悟知识才能发展智力。可以说,没有相应的智力,掌握知识就有困难,攻克科技尖端就不可能;而没有任何知识,婴儿的发展的可能性就会枯萎,掌握知识达不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智力也不可能获得较高的发展。所以,总的来说,两者应当并重,使其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败俱伤”[50]。通过这次讨论,学界基本达成了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辩证统一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