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1年以前,学校课程管理权主要在国家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构。2001年,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课程计划中预留了一定比例的课时给地方和学校自主安排课程。由此,中小学校获得了一定的课程开发权。很多中小学投入到校本课程开发领域,在全国掀起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潮,催生了不计其数的校本课程,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和学校的特色化建设做出了贡献。近年来,随着校本课程开发热潮的减退,人们开始意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存在很多问题和局限性。其中,忽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或割裂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是最大的问题之一。一些学校又开始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也有一些条件好的学校基于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特色,整体规划学校课程体系。“学校课程建设作为中小学课程建设的新动向、新阶段,日益显现出整体化、精细化、协同化等新趋势。”[23]
中小学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成果显著。首先,学校开发了很多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新课程。比如,非遗文化传承类的课程、各种手工劳动课程、特色的体育与艺术类课程、思维开发类课程等。其次,学校管理者在学校课程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些学校成立了课程研究和课程管理机构,由专人进行课程管理。再次,管理者的课程规划意识增强,规划和研发能力大大提高。最后,教师们课程建设的自觉性提升。课程的关注者由过去的教材编写者或课程研究人员扩展到了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