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学模式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多种教学模式、流派,大大提高了我国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实现了我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理论上探索各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实验,我国逐渐形成了多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模式群,形成了教学模式的独特生态系统。
从1978年开始,我国中小学普通开展了多样化的教学实验,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实验方案,到1985年前后,教学实验领域明显地分化出各家各派,形成几个有影响的类群[67],这为我国教学模式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而丰富的实践基础和创造源泉。同时,在这期间,我国也学习和借鉴了一些国外的教学模式,如掌握学习、程序教学、发现教学、暗示教学、纲要信号法等,而从1984年开始,我国开始系统引入国外教学模式的研究[68],并开始进行本土化教学模式的专门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基本形成了本土的教学模式理论及多种典型的教学模式群,如讲授-接受式、示范-模仿式、指导-自学式、提问-讨论式、探索-研究式、参与-活动式等,并开始自觉地建设我国的“教学模式库”,出版了多种教学模式研究与总结的专著。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我国“素质教育”的思想在理论界和实践界基本确立,教学模式的发展也就与素质教育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在反思此前教学模式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继承了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多种教学模式,也创造了多种新的教学模式,如先学后教模式、学案导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情感教学模式、生成性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及多种信息化教学模式等。这些发展使我国的教学模式库进一步丰富。2010年以后,我国的教学模式沿着几个重要方向进一步发展:一是提高教学模式实践的有效性、品质与质量;二是继承我国优秀的教学模式,探索本土教学模式的创新;三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深化发展;四是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吸收国外优秀经验;五是探索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通过新时期的新探索,我国的研究者希望创造出适应本土的现实国情、具有国际视野和未来长远发展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