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课程与教学卷

(二)改革探索形成了课程与教学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机制

字体:16+-

课程与教学深受社会发展的制约,这是基本的历史事实和众所周知的原理。但是,课程与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具体机制是什么?是机械复制、简单追随,还是主动适应、创新转化?改革开放40年间,人们对此进行了反复摸索、实践和反思,并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形成了课程与教学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机制。

改革开放40年间,关于学校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国内学者曾经围绕商品经济与学校教育、市场经济与学校教育、知识经济与学校教育等议题展开过长期讨论,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在这些相关主题的讨论中,一直贯穿着一条基本的思想主线:学校教育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把握好社会发展的新机遇。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教育主体哲学,可以视为这一思想主线的系统理论表达。教育主体哲学是一种强**育是主体的教育哲学,主张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性,尊重教育规律,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培养和提高人的主体性。[1]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引领下,改革开放40年间,我国教育界积极关注和努力回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自觉变革课程与教学体系,促进了课程与教学的与时俱进,并形成了主动适应社会变革的基本策略。其具体成就和经验可以大致总结为如下几点。

第一,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提高人的主体性,是课程与教学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机构,而个人发展总是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因此,个人发展就成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结点。通过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人而服务社会,是学校教育对社会变革的集中回应和贡献,也是改革开放40年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的鲜明特色。例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中重大的社会发展趋向。为了应对这一社会发展趋向,学校教育出现了两种不同对策:一是教育市场化;二是主体性教育。教育市场化的逻辑是:社会市场化了,学校也应市场化,即利用市场原则来分配学校教育机会。教育市场化策略没有认真考虑学校教育的公共属性,所以其最终实践是不成功的。它是一种简单化的适应。主体性教育也是适应社会市场化而提出的,它强调市场经济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变革,是人的自主性的释放,认为提升人的主体性将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因此,学校教育必须自觉关注人的主体性发展,积极培养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适应新时代的人才。这是一种主动适应、辩证应对。它不是把社会变革直接套用在学校教育上,而是辩证体察社会变革对个体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并据此积极调整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从而培养具有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这是学校教育合理应对社会变革的成功案例。在40年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中,这样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很多。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表明,种种社会变革最终都集中地体现为人的思想观念、社会关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必然对个体素质提出新要求、新挑战。因此,学校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关键要在解决个体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上下功夫,促进个体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努力使个体适应未来的社会变革。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变革要求,甚至是引领社会变革的人,就是学校课程与教学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就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大变革来说,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国民,提高人的主体性,就是学校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主动适应,就是学校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历史贡献。令人欣喜的是,40年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日益自觉走上了主动适应社会变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