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终身学习体系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其中,学校教育已经较为成熟,成人继续教育、社会教育等终身学习类型也正在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具备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条件。今后,“学分银行”的建立及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搭建等终身学习基础性制度建设,是决定我国真正成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关键所在。
我国已从政策制度上开始强调终身学习的基础性制度建设。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总体目标。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要建立学分银行和信息化平台。完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通过部分地区率先探索、以点带面的方式,推进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能够记录、存储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个人学习账号,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使其在各个阶段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学分可以得到积累或转换。被认定的学分,可累计作为获取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的凭证。
自2012年以来,教育部指导国家开放大学开展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试点,并已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果。截至2017年9月,全国已建立70个学习成果认证分中心(认证点),5所地方开放大学承担了地区学分银行建设工作,为数万人开展了学分积累与转换服务。此外,我国在许多地区开展了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实践;很多高校之间也通过建立学分互认联盟、签订多边或双边协议等形式,开展学分互认和转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2017年3月,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旨在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沟通和衔接,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将资历成果分为7级,明确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培训及业绩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从知识、技能、能力三个维度确立了各等级的标准。该标准是国内第一个资历框架等级地方标准,也是广东职业教育创新的特色亮点。具体等级如表7-2所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