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职业教育卷

三、21世纪:实施职业素养教育,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字体:16+-

《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指出,“课程开发须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科学合理地进行”,同时“要建立健全课程标准,优化课程结构”。21世纪以来,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经验和我国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广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始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问题,从职业分析入手设计课程,实施能力本位的课程方案。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并且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此外,200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积极开展现代课程模式,特别是适应于学分制的模块式课程和综合化课程的探索和实验,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开始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

职业素养包括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爱岗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交流意识、服务意识等,良好的职业素养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以及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的要求。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努力把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注重加强德育实践活动。”2008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这表明国家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