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我国学者开始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系统引入职业教育领域,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教育理论探讨课程开发的方法与技术,论述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进而确定典型职业工作任务的方法与基本流程等;二是研究部分欧盟国家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理论的基础上开发出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以及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在教学方面的实践。
2003年,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启动“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首次提出工作过程系统化(或称基于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导向)的概念思想,后又提出职教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提出要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论为依据进行课程开发,要求要遵循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校课程模式,引入依据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项目课程模式,确定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2006年,教育部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正式引进推广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2007年,在教育部的直接指导下,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我国开始试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和设计方法。自2007年6月,教育部多次组织示范校教师赴德国学习培训,结合示范校的课程改革,开始了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初步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2007年10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介绍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及其开发方法的专业书籍——《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
2008年,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评选把“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作为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标准之一。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职业活动的真实场景引入教学,并以使学生胜任工作任务为核心形成学习项目或课题,并根据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进行组合和顺序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