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职业教育卷

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职业教育的衰落期

字体:16+-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变化最剧烈的一段时期。由于这段时期是经济体制的转型期,职业教育原本的倾斜政策逐渐被取消,加上普通教育的不断扩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迅速下降,职业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历了极大的滑坡,直至2002年国家重新提出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才开始慢慢走上重振的轨道,并开始转变20世纪单纯注重教育规模的政策取向,越来越强调质量本位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既是我国职业教育遭受重创的时期,也是我国反思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期。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滑坡与重振

从1997年开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招生的比例不断下降,招生数出现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所建立起来的社会声誉也逐渐丧失,职业教育被打上低质量的标签。这跟该时期我国采取的新的教育政策有关。

一是职业教育优待政策的取消。从20世纪80年代恢复职业教育以来,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对学生来说,中专、技校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减免学费和享受助学金、获得干部身份、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等倾斜政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国家逐步取消了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所享受的优惠政策。从1995年开始,中专学校的学生逐渐要自筹学费、自主择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经济结构调整后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大幅减少,中职毕业生开始面临就业困难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不明朗的就业前景和高收费、不包工作分配的政策,极大削减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等职业教育所具有的优势,中等职业教育开始处于劣势状态。高等职业教育一方面也实施高收费、不包分配的政策,另一方面高职的招生逐渐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倾斜。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高等职业教育要优先向中职毕业生招生。但到了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高职的招生开始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倾斜。中职毕业生的对口升学路径被限制,从而阻碍了他们通过高等教育进一步实现社会流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