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人的人际和谐心理——揭示中国人心理与文化的行为机制

参考文献

字体:16+-

班固.汉书[M].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

边玉芳,滕春燕.教师心理健康内隐观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3):483-486.

波音.王莽的棋局[J].视野,2013(11):46-47.

蔡华俭.Greenwald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介绍[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39-344.

常丹.当代大学生尚“和”心理测量量表的编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陈道德.墨家“兼相爱、交相利”伦理原则的现代价值[J].哲学研究,2004(11):44-48.

陈江风.中国文化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陈科华.“和同之辨”及其对当代和平理论构建的意义[J].求索,1999(4):76-80.

陈守聪,王珍喜.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现代德育构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程翠萍,黄希庭.我国古籍中“勇”的心理学探析[J].心理科学,2016,39(1):245-250.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全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1.

戴兆国.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整体和谐理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6-03(A06).

董苏云.中国研究生“男主外,女主内”刻板印象的实验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窦文宇,窦勇.汉字字源:当代新说文解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杜运辉,吕伟.“和合”与“和谐”辨析[J].高校理论战线,2010(4):51-58.

蒋宝德、李鑫生主编:对外交流大百科[Z].北京:华艺出版社,1991:356.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方克立.关于和谐文化研究的几点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7(5):4-8.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封周奇,白学军,陈叶梓.人际关系对青少年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12(6):8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