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农业社会也是一个乡土社会,乡是农民世代居住的场所,土是农民生活的根基。费孝通说:“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我记得我的老师史国禄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22]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这赖以生存的土地视为安身立命之本。对于以耕种为生的农民来讲,居住地常常是世世代代不变的,他们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居住地,因为那里不仅有他们的亲戚、邻里和朋友,还有他们熟悉的山山水水,更重要的是有他们生存的依托——土地。因此,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传统,就是“民之为农者,莫不重迁”[23]。
“安土重迁”是指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一方面,中国古人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生产经验表明,只有经过连续多年的耕种才能使原土地更加肥沃,来年的收成才能更好。人们要利用这片土地栽种作物,必须在固定的土地旁边长久厮守、长久居住。再加上农作物生长缓慢,从播种到收获的周期较长,且从事农业生产是一项周而复始的再生产运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年复一年。这样,“守土耕种”便成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并且,为了将子孙拴在土地上,农耕社会还强调祖先崇拜,鼓励承继祖先的土地与照顾祖传土地上的祖坟。[24]于是便有了“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汉书·元帝纪》)。这样,在一切以慢节奏为活动方式的年代里,凡已结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便不易发生变动,不易再被打破。社会以既成的关系和秩序稳固地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状态。反过来,对于固定或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也只有维护相互之间稳定与和谐的关系,才能有安定与持续的家族与社会;有了这样的家族与社会,才能安心而有恒心地守在土地上照顾成长缓慢的农作物,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